杨翔教授:法律知识、法律职业与法治信仰 ——湖湘法治论坛第155讲暨耕熙实务讲坛第42讲
数据更新:2025-10-11
2025年10月10日下午,湖湘法治论坛第155讲暨耕熙实务讲坛第42讲专题讲座活动在立言楼模拟法庭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色色动漫
和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检察理论研究领域)共同举办。讲座以“法律知识、法律职业与法治信仰”为主题,湖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翔教授应邀主讲。色色动漫党委书记郑海祥主持讲座,副院长宋智敏教授、色色动漫
部分教师以及2025年全体新生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杨翔教授深入剖析了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之间的显著差异,指出当前法学理论学习与实际法律应用中存在一定的脱节。他结合法院与地方政府关系、人大代表对司法的影响等案例,阐释了理想法治模式与实际司法运行环境的冲突。
围绕法学教育改革主题,杨教授强调了实习在法学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提出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他通过外国司法官员培训模式和国内司法岗位直接选任的现状对比,深入论证了推动教育改革、强化实务训练的必要性,指出法学教育需立足中国实际,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的司法运行逻辑,着力培养具备现代法律思维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随后,杨教授结合时代发展,分析了社会变迁对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具体阐述了死刑政策的演进、毒品犯罪量刑标准的调整等实例,展现出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他还聚焦法学理论前沿,探讨了中国法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借鉴国际规则到彰显中国特色的转型路径,解析这一转变对国内外政策制定与法律实践的多重影响。针对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杨教授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法律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法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回应科技发展对法治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围绕法治发展进程,杨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近代至现代的法治变迁,探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如何以“基因”的形式持续影响着当代司法实践。他结合在香港参加法官培训的亲身经历,对比了香港与内地法律体系的差异,强调了法治精神和司法独立对社会繁荣的重要作用。

讲座的最后,杨翔教授强调,法律人应坚守法治信仰,既要精通法律专业知识,更须涵养职业良知与社会责任感。他指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至关重要,司法实践应注重个案公正,法官裁判应体现司法温度,始终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律职业的根本宗旨,他勉励新时代的法学学子们要勇担历史使命,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严密、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务现实,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盛宴,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投身法治实践、传承法治精神的专业热情与使命担当。

图:黄晓阳文:田霖格 周懿婷
一审:宁红辉,二审:胡之芳,三审:宋智敏